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4所。专题还罗列了重点大学包括“双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在内的“211工程”大学和一些省属重点大学。本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全国各地普通高校分布:北京市(92所)、天津市(56所)、河北省(122所)、山西省(82所)、内蒙古自治区(53所)、辽宁省(115所)、吉林省(62所)、黑龙江省(81所)、上海市(64所)、江苏省(168所)、浙江省(108所)、安徽省(120所)、福建省(90所)、江西省(103所)、山东省(146所)、河南省(141所)、湖北省(130所)、湖南省(130所)、广东省(160所)、广西壮族自治区(85所)、海南省(21所)、重庆市(70所)、四川省(134所)、贵州省(75所)、云南省(82所)、西藏自治区(7所)、陕西省(97所)、甘肃省(49所)、青海省(12所)、宁夏回族自治区(20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5所); 来源:教育部;嘻嘻网编辑整理的中国大学大全
哪个省区市高校最多?哪个省市高校最少?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位居第一,有168所,其次是广东省(160所),而西藏高校最少(7所)。全国省级行政区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超过100所。
历年高校数量(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
截至2014年07月0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成人高等学校296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所)。
截至2015年0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截至2016年0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
截至2017年0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
截至2019年0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
截至2020年0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
截至2021年09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
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4所。
对比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校名单,2022年更名1所,新增5所,以专科为主。合并2所(高职),办学所在地变化5所,具体名单如下:
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2022年5月31日) |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标识码 | 主管部门 | 备注 |
---|---|---|---|---|
北京市成人高校(23所) | ||||
1 |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 | 4211050001 | 北京市 | |
2 |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 | 4211050002 | 北京市 | |
3 | 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 | 4211050004 | 北京市 | |
4 |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 | 4211050005 | 北京市 | |
5 |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 4211050006 | 北京市 | |
6 |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 4211050007 | 北京市 | |
7 | 北京医药职工大学 | 4211050018 | 北京市 | |
8 |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 | 4211050025 | 北京市 | |
9 |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 | 4211050038 | 中共中央党校 | |
10 | 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 | 4211050043 |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 |
11 | 中南海业余大学 | 4211050044 | 中共中央办公厅 | |
12 | 北京教育学院 | 4211050061 | 北京市 | |
13 | 北京开放大学 | 4211051160 | 北京市 | |
14 | 国家开放大学 | 4211051161 | 教育部 | |
15 |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 4211051167 | 交通运输部 | |
16 |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 | 4211051624 | 北京市 | |
17 |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 4211051626 | 北京市 | |
18 |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 | 4211051630 | 北京市 | |
19 |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 | 4211051643 | 公安部 | |
20 | 国家法官学院 | 4211051651 | 最高人民法院 | |
21 | 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 4211051800 | 北京市 | |
22 | 首都联合职工大学 | 4211051837 | 北京市 | |
23 | 国家检察官学院 | 4211051898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
天津市成人高校(13所) | ||||
24 |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 | 4212050063 | 天津市 | |
25 |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 | 4212050064 | 天津市 | |
26 |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 4212050065 | 天津市 | |
27 |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 | 4212050066 | 天津市 | |
28 | 天津市南开区职工大学 | 4212050068 | 天津市 | |
29 | 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 | 4212050070 | 天津市 | |
30 | 天津市职工经济技术大学 | 4212050073 | 天津市 | |
31 | 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 | 4212050095 | 天津市 | |
32 | 天津市管理干部学院 | 4212050121 | 天津市 | |
33 | 天津开放大学 | 4212051171 | 天津市 | |
34 |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12051175 | 天津市 | |
35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 4212051176 | 天津市 | |
36 | 天津市房地产局职工大学 | 4212051659 | 天津市 | |
河北省成人高校(5所) | ||||
37 | 河北开放大学 | 4213051177 | 河北省 | |
38 | 石家庄职工大学 | 4213051180 | 河北省 | |
39 | 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 4231051332 | 海关总署 | |
40 | 河北管理干部学院 | 4213051723 | 河北省 | |
41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4213051802 | 河北省 | |
山西省成人高校(9所) | ||||
42 |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大学 | 4214050162 | 山西省 | |
43 |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 | 4214050163 | 山西省 | |
44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钢铁学院 | 4214050164 | 山西省 | |
45 |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 4214050167 | 山西省 | |
46 | 山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14050169 | 山西省 | |
47 | 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 | 4214050175 | 山西省 | |
48 | 山西省吕梁市教育学院 | 4214050197 | 山西省 | |
49 | 山西开放大学 | 4214051187 | 山西省 | |
50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14051787 | 山西省 | |
内蒙古自治区成人高校(2所) | ||||
51 | 包头市职工大学 | 4215050204 | 内蒙古自治区 | |
52 | 内蒙古开放大学 | 4215051192 | 内蒙古自治区 | |
辽宁省成人高校(18所) | ||||
53 | 辽宁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21051087 | 辽宁省 | |
54 | 大连工人大学 | 4221051110 | 辽宁省 | |
55 | 空军第四职工大学 | 4221051117 | 空军装备部 | |
56 | 海军职工大学 | 4221051118 | 海军装备部 | |
57 | 大连职工大学 | 4221051120 | 辽宁省 | |
58 | 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 | 4221051125 | 辽宁省 | |
59 |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职工大学 | 4221051126 | 辽宁省 | |
60 |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 | 4221051138 | 辽宁省 | |
61 | 朝阳职工工学院 | 4221051143 | 辽宁省 | |
62 | 大连市教育学院 | 4221051149 | 辽宁省 | |
63 | 辽宁开放大学 | 4221051196 | 辽宁省 | |
64 | 阜新煤炭职工医学专科学校 | 4221051227 | 辽宁省 | |
65 | 辽宁冶金职工大学 | 4221051695 | 辽宁省 | |
66 |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21051842 | 辽宁省 | |
67 | 沈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 4221051843 | 辽宁省 | |
68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 4221051845 | 辽宁省 | |
69 | 沈阳开放大学 | 4221051848 | 辽宁省 | |
70 | 大连开放大学 | 4221051849 | 辽宁省 | |
吉林省成人高校(14所) | ||||
71 | 长春职工大学 | 4222050226 | 吉林省 | |
72 | 长春市建筑职工业余大学 | 4222050229 | 吉林省 | |
73 | 长春职工医科大学 | 4222050232 | 吉林省 | |
74 | 吉林市职工大学 | 4222050234 | 吉林省 | |
75 |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大学 | 4222050236 | 吉林省 | |
76 | 通化市职工大学 | 4222050242 | 吉林省 | |
77 | 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大学 | 4222050243 | 吉林省 | |
78 | 四平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 4222050249 | 吉林省 | |
79 | 吉林省教育学院 | 4222050252 | 吉林省 | |
80 | 长春教育学院 | 4222050253 | 吉林省 | |
81 | 吉林开放大学 | 4222051230 | 吉林省 | |
82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22051243 | 吉林省 | |
83 | 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 4222051704 | 吉林省 | |
84 | 长春开放大学 | 4222051887 | 吉林省 | |
黑龙江省成人高校(16所) | ||||
85 | 黑龙江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23050264 | 黑龙江省 | |
86 | 哈尔滨航空职工大学 | 4223050266 | 黑龙江省 | |
87 | 哈尔滨市职工大学 | 4223050269 | 黑龙江省 | |
88 | 齐齐哈尔市建设职工大学 | 4223050306 | 黑龙江省 | |
89 | 齐齐哈尔市职工大学 | 4223050311 | 黑龙江省 | |
90 | 鹤岗矿务局职工大学 | 4223050327 | 黑龙江省 | |
91 |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大学 | 4223050330 | 黑龙江省 | |
92 |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 4223050337 | 黑龙江省 | |
93 |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23050335 | 黑龙江省 | |
94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23050343 | 黑龙江省 | |
95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 4223050344 | 黑龙江省 | |
96 | 绥化市教育学院 | 4223050349 | 黑龙江省 | |
97 | 黑龙江开放大学 | 4223051244 | 黑龙江省 | |
98 |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 | 4223051744 | 黑龙江省 | |
99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职工大学 | 4223051745 | 黑龙江省 | |
100 | 哈尔滨开放大学 | 4223051876 | 黑龙江省 | |
上海市成人高校(12所) | ||||
101 |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 4231050033 | 上海市 | |
102 | 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63 | 上海市 | |
103 |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66 | 上海市 | |
104 | 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67 | 上海市 | |
105 |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68 | 上海市 | |
106 | 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69 | 上海市 | |
107 | 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 | 4231050372 | 上海市 | |
108 | 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 4231050393 | 上海市 | |
109 | 上海医药职工大学 | 4231050424 | 上海市 | |
110 | 上海开放大学 | 4231051252 | 上海市 | |
111 |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4231051615 | 上海市 | |
112 | 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 | 4231051852 | 上海市 | |
江苏省成人高校(8所) | ||||
113 | 南京市职工大学 | 4232050460 | 江苏省 | |
114 | 空军第一职工大学 | 4232050461 | 空军装备部 | |
115 | 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 | 4232050504 | 江苏省 | |
116 | 扬州教育学院 | 4232050526 | 江苏省 | |
117 | 江苏开放大学 | 4232051255 | 江苏省 | |
118 |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 | 4232051257 | 江苏省 | |
119 | 南京开放大学 | 4232051396 | 江苏省 | |
120 |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4232051828 | 江苏省 | |
浙江省成人高校(8所) | ||||
121 | 浙江省省级机关职工业余大学 | 4233050550 | 浙江省 | |
122 | 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 4233050551 | 浙江省 | |
123 | 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 4233050554 | 浙江省 | |
124 | 金华教育学院 | 4233050561 | 浙江省 | |
125 | 浙江开放大学 | 4233051258 | 浙江省 | |
126 | 浙江经济管理职工大学 | 4233051259 | 浙江省 | |
127 | 浙江嘉兴教育学院 | 4233051814 | 浙江省 | |
128 | 宁波开放大学 | 4233051885 | 浙江省 | |
安徽省成人高校(6所) | ||||
129 | 淮南市职工大学 | 4234050565 | 安徽省 | |
130 | 合肥职工科技大学 | 4234050569 | 安徽省 | |
131 | 合肥市职工大学 | 4234050570 | 安徽省 | |
132 |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34050581 | 安徽省 | |
133 | 宿州教育学院 | 4234051265 | 安徽省 | |
134 | 安徽开放大学 | 4234051388 | 安徽省 | |
福建省成人高校(3所) | ||||
135 | 福建教育学院 | 4235050591 | 福建省 | |
136 | 福建开放大学 | 4235051270 | 福建省 | |
137 | 厦门开放大学 | 4235051833 | 福建省 | |
江西省成人高校(5所) | ||||
138 | 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 | 4236050151 | 江西省 | |
139 | 昌河职工工学院 | 4236050603 | 江西省 | |
140 |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 | 4236050607 | 江西省 | |
141 | 江西开放大学 | 4236051281 | 江西省 | |
142 |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36051285 | 江西省 | |
山东省成人高校(11所) | ||||
143 |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 4237050626 | 山东省 | |
144 |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37050638 | 山东省 | |
145 | 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 4237050641 | 山东省 | |
146 | 济南市职工大学 | 4237050644 | 山东省 | |
147 |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37050649 | 山东省 | |
148 | 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 | 4237050661 | 山东省 | |
149 |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 4237050663 | 山东省 | |
150 | 山东开放大学 | 4237051286 | 山东省 | |
151 |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 4237051777 | 山东省 | |
152 |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 4237051779 | 山东省 | |
153 | 青岛开放大学 | 4237051858 | 山东省 | |
河南省成人高校(10所) | ||||
154 | 长城铝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 4241050673 | 河南省 | |
155 | 郑州市职工大学 | 4241050674 | 河南省 | |
156 |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拖拉机学院 | 4241050680 | 河南省 | |
157 | 洛阳轴承职工大学 | 4241050682 | 河南省 | |
158 | 洛阳有色金属职工大学 | 4241050686 | 河南省 | |
159 | 开封空分设备厂职工大学 | 4241050688 | 河南省 | |
160 | 河南开放大学 | 4241051287 | 河南省 | |
161 | 焦作职工医学院 | 4241051408 | 河南省 | |
162 | 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 | 4241051411 | 河南省 | |
163 | 驻马店教育学院 | 4241051413 | 河南省 | |
湖北省成人高校(13所) | ||||
164 | 武汉开放大学 | 4242050046 | 湖北省 | |
165 | 湖北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42050717 | 湖北省 | |
166 | 湖北省纺织职工大学 | 4242050733 | 湖北省 | |
167 | 鄂城钢铁厂职工大学 | 4242050738 | 湖北省 | |
168 | 丹江口工程管理局职工大学 | 4242050740 | 湖北省 | |
169 | 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 4242050742 | 湖北省 | |
170 |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4242050756 | 湖北省 | |
171 | 十堰教育学院 | 4242050762 | 湖北省 | |
172 | 大冶钢厂职工大学 | 4242051297 | 湖北省 | |
173 | 湖北开放大学 | 4242051305 | 湖北省 | |
174 |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 4242051773 | 湖北省 | |
175 | 湖北武汉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 4242051774 | 湖北省 | |
176 | 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 4242051862 | 湖北省 | |
湖南省成人高校(12所) | ||||
177 | 涟源钢铁总厂职工大学 | 4243050774 | 湖南省 | |
178 | 株洲市职工大学 | 4243050788 | 湖南省 | |
179 | 湖南航空工业职工工学院 | 4243050793 | 湖南省 | |
180 | 中钢集团衡阳重机职工大学 | 4243050794 | 湖南省 | |
181 |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 | 4243050798 | 湖南省 | |
182 | 长沙教育学院 | 4243050810 | 湖南省 | |
183 | 湘潭教育学院 | 4243050812 | 湖南省 | |
184 | 湖南开放大学 | 4243051306 | 湖南省 | |
185 | 益阳教育学院 | 4243051310 | 湖南省 | |
186 | 湖南金融技术职工大学 | 4243051766 | 湖南省 | |
187 | 湖南纺织职工大学 | 4243051767 | 湖南省 | |
188 | 长沙工业职工大学 | 4243050784 | 湖南省 | |
广东省成人高校(14所) | ||||
189 | 广州金桥管理干部学院 | 4244050075 | 广东省 | |
190 | 南海成人学院 | 4244050079 | 广东省 | |
191 | 湛江市业余大学 | 4244050821 | 广东省 | |
192 | 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 | 4244050826 | 广东省 | |
193 | 汕头市业余大学 | 4244050835 | 广东省 | |
194 | 韶关市职工大学 | 4244050837 | 广东省 | |
195 |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 4244050855 | 广东省 | |
196 |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44050859 | 广东省 | |
197 | 广东开放大学 | 4244051315 | 广东省 | |
198 | 广东新华教育学院 | 4244051317 | 广东省教育厅 | 民办 |
199 | 广东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 4244051319 | 广东省 | |
200 |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 4244051320 | 广东省 | |
201 | 广州开放大学 | 4244051393 | 广东省 | |
202 | 深圳开放大学 | 4244051888 | 广东省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人高校(4所) | ||||
203 | 桂林市职工大学 | 4245050867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
204 | 广西教育学院 | 4245050870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
205 | 广西开放大学 | 4245051338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
206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4245051340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
海南省成人高校(1所) | ||||
207 | 海南开放大学 | 4246051865 | 海南省 | |
重庆市成人高校(3所) | ||||
208 | 重庆电力职工大学 | 4250050901 | 重庆市 | |
209 | 重庆冶金成人学院 | 4250050905 | 重庆市 | |
210 | 重庆开放大学 | 4250051866 | 重庆市 | |
四川省成人高校(13所) | ||||
211 |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 4251050081 | 四川省 | |
212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 | 4251050879 | 四川省 | |
213 | 国营涪江机器厂职工大学 | 4251050885 | 四川省 | |
214 | 成都冶金职工大学 | 4251050907 | 四川省 | |
215 | 第五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 | 4251050908 | 四川省 | |
216 | 成都工业职工大学 | 4251050913 | 四川省 | |
217 | 四川省化工职工大学 | 4251050919 | 四川省 | |
218 |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职工大学 | 4251050928 | 中国科学院 | |
219 | 广元职工医学院 | 4251050930 | 四川省 | |
220 | 南充市职工大学 | 4251050932 | 四川省 | |
221 | 四川开放大学 | 4251051341 | 四川省 | |
222 | 成都市职工大学 | 4251051758 | 四川省 | |
223 | 成都开放大学 | 4251051886 | 四川省 | |
贵州省成人高校(3所) | ||||
224 | 贵州铝厂职工大学 | 4252050962 | 贵州省 | |
225 | 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 4252050965 | 贵州省 | |
226 | 贵州开放大学 | 4252051352 | 贵州省 | |
云南省成人高校(1所) | ||||
227 | 云南开放大学 | 4253051357 | 云南省 | |
陕西省成人高校(14所) | ||||
228 |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 4261050083 | 陕西省 | |
229 |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 4261050989 | 陕西省 | |
230 |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 4261050990 | 陕西省 | |
231 | 陕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 4261051001 | 陕西省 | |
232 | 西北电业职工大学 | 4261051002 | 陕西省 | |
233 |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 4261051006 | 陕西省 | |
234 |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 4261051009 | 陕西省 | |
235 |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大学 | 4261051010 | 陕西省 | |
236 | 西安市职工大学 | 4261051017 | 陕西省 | |
237 | 宝鸡市职工大学 | 4261051018 | 陕西省 | |
238 |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 4261051027 | 陕西省 | |
239 | 陕西开放大学 | 4261051370 | 陕西省 | |
240 | 陕西工运学院 | 4261051373 | 陕西省 | |
241 | 西安开放大学 | 4261051871 | 陕西省 | |
甘肃省成人高校(4所) | ||||
242 | 兰州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 4262051039 | 甘肃省 | |
243 | 甘肃核工业职工大学 | 4262051040 | 甘肃省 | |
244 | 银光化学材料厂职工大学 | 4262051042 | 甘肃省 | |
245 | 甘肃开放大学 | 4262051374 | 甘肃省 | |
青海省成人高校(2所) | ||||
246 | 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 | 4263051049 | 青海省 | |
247 | 青海开放大学 | 4263051382 | 青海省 | |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人高校(1所) | ||||
248 | 宁夏开放大学 | 4264051383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人高校(6所) | ||||
249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放大学 | 4265051210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250 | 新疆开放大学 | 4265051387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251 | 喀什教育学院 | 426505159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252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院 | 4265051595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253 | 和田地区教育学院 | 4265051599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254 | 阿克苏教育学院 | 4265051717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Project 211)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 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而且各自互不隶属,实际“211工程”高校为116所。嘻嘻网整理编辑
各省区211高校数量分布
“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 ||||
北京(26所)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中央音乐学院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上海(9所) | 复旦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上海大学 | 同济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东华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
天津(4所)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
重庆(2所)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
河北(1所)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河北工业大学 | ||
山西(1所) | 太原理工大学 | |||
内蒙古(1所) | 内蒙古大学 | |||
辽宁(4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辽宁大学 | |
大连海事大学 | ||||
吉林(3所) | 吉林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
黑龙江(4所) | 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江苏(11所)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苏州大学 | |
河海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江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
浙江(1所) | 浙江大学 | |||
安徽(3所)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福建(2所) | 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 | ||
江西(1所) | 南昌大学 | |||
山东(3所)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河南(1所) | 郑州大学 | |||
湖北(7所)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华中师范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武汉理工大学 | ||||
湖南(3所)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
广东(4所) |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
华南师范大学 | ||||
广西(1所) | 广西大学 | |||
四川(5所)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
云南(1所) | 云南大学 | |||
贵州(1所) | 贵州大学 | |||
陕西(7所) | 西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北农林科大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长安大学 | ||||
甘肃(1所) | 兰州大学 | |||
新疆(2所) | 新疆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
海南(1所) | 海南大学 | |||
宁夏(1所) | 宁夏大学 | |||
青海(1所) | 青海大学 | |||
西藏(1所) | 西藏大学 | |||
军事系统(3所)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11工程”大学校徽大全
211高校名单(按照批次排序)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共15所: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1996年12月,首批增加80所,总数变为95所: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新疆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05年,第二批为12所: |
西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
2005年末,第三批为1所: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8年,第四批为5所: |
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 |
8个档次211工程大学的目录表
档次 | 院校名称 | 类别 | 隶属部门 | 所在地 | 入选“211工程”时间 | 985协议 签署时间 | 行政级别 |
第1档次(2所) | 北京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北京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清华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
第2档次(7所) | 复旦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上海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上海交通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上海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理工 | 中国科学院 | 安徽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
南京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江苏 | 1995.12 | 1999.7 | 副部级 | |
浙江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浙江 | 1995.12 | 1999.11 | 副部级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黑龙江 | 1995.12 | 1999.11 | 副部级 | |
西安交通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陕西 | 1995.12 | 1999.9 | 副部级 | |
第3档次(23所) | 中国人民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北京 | 1996.12 | 2003.9 | 副部级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北京 | 1995.12 | 2001.9 | 副部级 | |
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北京 | 1995.12 | 2000.9 | 副部级 |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业 | 教育部 | 北京 | 1995.12 | 2006 | 副部级 | |
北京师范大学 | 师范 | 教育部 | 北京 | 1996.12 | 2002.8 | 副部级 | |
南开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天津 | 1995.12 | 2000.12 | 副部级 | |
天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天津 | 1995.12 | 2000.12 | 副部级 | |
大连理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辽宁 | 1996.12 | 2001.8 | 副部级 | |
吉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吉林 | 1996.12 | 2001.2 | 副部级 | |
同济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上海 | 1996.12 | 2002.6 | 副部级 | |
东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江苏 | 1996.12 | 2001.2 | 副部级 | |
厦门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福建 | 1997.12 | 2001.2 | 副部级 | |
山东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山东 | 1997.12 | 2001.2 | 副部级 | |
武汉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湖北 | 1996.12 | 2001.2 | 副部级 | |
华中科技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湖北 | 1996.12 | 2001.2 | 副部级 | |
中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湖南 | 1996.12 | 2001.2 | 副部级 |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军事 | 中央军委 | 湖南 | 1996.12 | 2006 | 副大军区级 | |
中山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广东 | 1996.12 | 2001.1 | 副部级 | |
四川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四川 | 1997.12 | 2001.9 | 副部级 | |
重庆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重庆 | 1997.12 | 2001.9 | 副部级 |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陕西 | 1995.12 | 2001.4 | 副部级 | |
兰州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甘肃 | 1997.12 | 2001.12 | 副部级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业 | 教育部 | 陕西 | 2005 | 2006 | 副部级 | |
第4档次(7所)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 | 国家民委 | 北京 | 1997.12 | 2006 | 正厅级 |
东北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辽宁 | 1997.12 | 2002.1 | 正厅级 | |
华东师范大学 | 师范 | 教育部 | 上海 | 2005 | 2006 | 正厅级 | |
中国海洋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山东 | 1997.12 | 2001.2 | 正厅级 | |
湖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湖南 | 1997.12 | 2001.2 | 正厅级 | |
华南理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广东 | 1997.12 | 2001.1 | 正厅级 | |
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四川 | 1997.12 | 2001.9 | 正厅级 | |
第5档次(36所) | 北京交通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科技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化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邮电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林业大学 | 林业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医药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国传媒大学 | 语言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经 | 教育部 | 北京 | 2005 | 正厅级 |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法 | 教育部 | 北京 | 2005 | 正厅级 | ||
华北电力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北京、河北 | 2005 | 正厅级 | ||
东北师范大学 | 师范 | 教育部 | 吉林 | 1997.12 | 正厅级 | ||
东北林业大学 | 林业 | 教育部 | 黑龙江 | 2005 | 正厅级 | ||
华东理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国矿业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江苏、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河海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江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南京农业大学 | 农业 | 教育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国药科大学 | 医药 | 教育部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安徽 | 2005 | 正厅级 | ||
武汉理工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湖北 | 1997.12 | 正厅级 | ||
华中农业大学 | 农业 | 教育部 | 湖北 | 2005 | 正厅级 | ||
华中师范大学 | 师范 | 教育部 | 湖北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财经 | 教育部 | 湖北 | 2005 | 正厅级 | ||
暨南大学 | 综合 | 国务院侨办 | 广东 | 1997.12 | 正厅级 | ||
西南交通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四川 | 1997.12 | 正厅级 | ||
西南财经大学 | 财经 | 教育部 | 四川 | 1997.12 | 正厅级 | ||
西南大学 | 综合 | 教育部 | 重庆 | 2005 | 正厅级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陕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长安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陕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陕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教育部 | 陕西 | 2005年末 | 正厅级 | ||
中国石油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山东、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中国地质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湖北、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理工 | 工信部 | 黑龙江 | 1996.12 | 正厅级 |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经 | 教育部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第6档次(9所)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语言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财经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 | 国家体育总局 | 北京 | 2005 | 正厅级 | ||
中央音乐学院 | 艺术 | 教育部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大连海事大学 | 理工 | 交通部 | 辽宁 | 1997.12 | 正厅级 | ||
东华大学 | 理工 | 教育部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语言 | 教育部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第二军医大学 | 军事 | 解放军总政治部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第四军医大学 | 军事 | 解放军总政治部 | 陕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第7档次(23所) | 北京工业大学 | 理工 | 北京市 | 北京 | 1997.12 | 正厅级 | |
天津医科大学 | 医药 | 天津市 | 天津 | 1997.12 | 正厅级 | ||
河北工业大学 | 理工 | 河北省 | 天津 | 1997.12 | 正厅级 | ||
太原理工大学 | 理工 | 山西省 | 山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内蒙古大学 | 综合 | 内蒙古自治区 | 内蒙古 | 1997.12 | 正厅级 | ||
辽宁大学 | 综合 | 辽宁省 | 辽宁 | 1997.12 | 正厅级 | ||
延边大学 | 综合 | 吉林省 | 吉林 | 1997.12 | 正厅级 | ||
东北农业大学 | 农业 | 黑龙江省 | 黑龙江 | 1997.12 | 正厅级 | ||
上海大学 | 综合 | 上海市 | 上海 | 1997.12 | 正厅级 | ||
苏州大学 | 综合 | 江苏省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南京师范大学 | 师范 | 江苏省 | 江苏 | 1997.12 | 正厅级 | ||
安徽大学 | 综合 | 安徽省 | 安徽 | 1997.12 | 正厅级 | ||
福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省 | 福建 | 1997.12 | 正厅级 | ||
南昌大学 | 综合 | 江西省 | 江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郑州大学 | 综合 | 河南省 | 河南 | 1997.12 | 正厅级 | ||
湖南师范大学 | 师范 | 湖南省 | 湖南 | 1997.12 | 正厅级 | ||
华南师范大学 | 师范 | 广东省 | 广东 | 1997.12 | 正厅级 | ||
广西大学 | 综合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广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四川农业大学 | 农业 | 四川省 | 四川 | 1997.12 | 正厅级 | ||
贵州大学 | 综合 | 贵州省 | 贵州 | 2005 | 正厅级 | ||
云南大学 | 综合 | 云南省 | 云南 | 1997.12 | 正厅级 | ||
西北大学 | 综合 | 陕西省 | 陕西 | 1997.12 | 正厅级 | ||
新疆大学 | 综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新疆 | 1997.12 | 正厅级 | ||
第8档次(5所) | 海南大学 | 综合 | 海南省 | 海南 | 2008 | 正厅级 | |
青海大学 | 综合 | 青海省 | 青海 | 2008 | 正厅级 | ||
宁夏大学 | 综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宁夏 | 2008 | 正厅级 | ||
石河子大学 | 综合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新疆 | 2008 | 正厅级 | ||
西藏大学 | 综合 | 西藏自治区 | 西藏 | 2008 | 正厅级 |
注:由于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故其“所在地”都有两处。
哪些省份的211大学最少?
全国一共有116所211大学,其分布情况为: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陕西8所、湖北7所、四川5所、湖南4所、广东4所、辽宁4所、黑龙江4所、天津4所、山东3所、吉林3所、安徽3所、福建2所、重庆2所、新疆2所、河北1所、山西1所、内蒙古1所、浙江1所、江西1所、河南1所、广西1所、云南1所、贵州1所、甘肃1所、海南1所、宁夏1所、青海1所、西藏1所。
以下省份都只有一所211大学,名单如下: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广西(广西大学)、海南省(海南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宁夏(宁夏大学)、甘肃省(兰州大学)、青海省(青海大学)、云南省(云南大学)、西藏(西藏大学)、贵州(贵州大学)。河北唯一的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竟然不在自己本省土地上,而是在天津,属于天津河北教育部共建。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Education Rejuven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985工程”(Project 985)正式启动建设。
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资金投入最多、各项政策最优惠的大学。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截止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9所“985工程”高校。嘻嘻网整理编辑
进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分布于中国的18个地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985院校,排名第一;上海拥有4所985院校,紧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3所985院校,位居第三;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2所,排名第四;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建各拥有1所985院校。
“985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 ||
一期(34所) |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厦门大学 |
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天津大学 |
浙江大学 | 南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东南大学 | 武汉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山东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吉林大学 | 重庆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兰州大学 | 东北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同济大学 | 中南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二期(5所) |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985工程高校名单(39所)
按省份从北到南,沿海到内陆
北京(8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上海(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全国39所985大学有有31所是副部级大学,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由中央直接任命,其级别为副部级。另外8所未能进入副部级行列,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由于国防科技大学不属于普通高等学校,该校属于中央军委直管的军事院校,其级别不便与普通高等学校类比,所以事实上只有7所985大学不是副部级。
中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985和211大学详细分布如下:
1、北京(211大学26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2、上海(211大学9所)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其中: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3、天津(211大学5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学校在天津境内,为河北和天津共建,按照地理位置我们划分到天津)
其中: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4、重庆(211大学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其中:重庆大学也是985大学。
5、河北(211大学1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6、山西(211大学1所)
太原理工大学。
7、黑龙江(211大学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是985大学。
8、吉林(211大学3所)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其中:吉林大学也是985大学。
9、辽宁(211大学4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
其中:东北大学也是985大学。
10、内蒙古(211大学1所)
其中:内蒙古大学也是985大学。11、江苏(211大学11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1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其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时也是9985大学。
12、浙江(211大学1所)
浙江大学既是211又是985大学
13、安徽(211大学3所)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14、福建(211大学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其中:厦门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15、江西(211大学1所)
南昌大学。16、山东(211大学3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其中: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17、河南(211大学1所)
郑州大学。18、湖南(211大学3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其中: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19、湖北(211大学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其中: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20、广东(211大学4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其中: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21、陕西(211大学7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22、四川(211大学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其中: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23、云南(211大学1所)
云南大学。24、贵州(211大学1所)
贵州大学。25、广西(211大学1所)
广西大学。
26、甘肃(211大学1所)
兰州大学既是985又是211大学。
27、新疆(211大学2所)
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
28、海南(211大学1所)
海南大学。
29、宁夏(211大学1所)
宁夏大学。
30、青海(211大学1所)
青海大学。
31、西藏(211大学1所)
西藏大学。
32、军队大学(3所)
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其中: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时也是985大学。
985、211工程高校一直被大家当作重点大学的代名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以这些高校的学生为先,在研究生推免、考研录取中,这些高校的学生也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在2017年“双一流”的高校建设计划横空出世,这让大家产生了疑问,究竟985、211工程是否还有效?如今教育部在官网正式回复,985、211工程成为历史,这些高校成为最大赢家!
教育部的回复中表示已将“211、985工程”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含义很明显,意思就是“985、211工程”已经成为历史,现在重点高校的代名词变成了“双一流”。这也是教育部层面再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含金量进行了确认。
“985、211工程”统筹进入“双一流”,也就意味着原先所有的“985、211工程”建设高校都成为了所谓的“双一流”高校。但是我们知道,“双一流”高校的数量要比“985、211工程”高校的数量多一些,那么原先不是“985、211工程”高校如今却成为“双一流”高校的那几十所高校,毫无疑问成为了大赢家,这样的高校总共有25所。
从这25所高校名单中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在某个领域比较突出的高校,有很多专业性高校入选,他们入选的都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其中北京数量最多,有8所,上海、江苏各4所,四川3所,天津、浙江各2所,河南、广东各1所。这25所高校从“双非”高校变成了“双一流”高校,从属性上来说实现了“逆袭”,对学校的生源质量、获取政策支持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很多地方的高校实力对比也将会发生变化,比如浙江省,原先第二高校是浙江工业大学,如今宁波大学入选“双一流”,以后浙江第二高校可能就是宁波大学了。
“双一流”建设计划实施已经快3年,影响力不断提高,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已经从以前的限定“985、211”变成了限定“双一流”,高校招收推免生也开始从“985、211”变成“双一流”。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985、211”的固化,“双一流”高校是动态的,也就意味着有进有出,会根据对名单内高校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如果不符合要求会退出,如果其他非“双一流”高校表现突出,也能被纳入到“双一流”高校名单中。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简称“双一流”("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除了原有的110余所211高校外,还有25所双非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其中,有的高校是“重获新生”,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很多年前它就是国家88所重点大学之一,之后错失211发展机遇,如今算是王者归来。
双一流,985,211高校分布图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厦门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 |
重庆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兰州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东北大学 | 郑州大学 | 湖南大学 | 云南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新疆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外交学院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戏剧学院 |
中国政法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辽宁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延边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体育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 | 上海大学 | 苏州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中国美术学院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福州大学 | 南昌大学 | 河南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暨南大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海南大学 | 广西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贵州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青海大学 | 宁夏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 宁波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注:名单排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为准。
双一流建设学科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地区 | |
北京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清华大学 |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北京科技大学 |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林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数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外交学院 | 政治学(自定)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安学(自定)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中国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
中央美术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 |
中央戏剧学院 | 戏剧与影视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 |
南开大学 |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天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
天津工业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天津医科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工程(自定) |
河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内蒙古大学 | 生物学(自定) |
辽宁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大连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 |
东北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大连海事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学 |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延边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东北师范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东北农业大学 | 畜牧学(自定) |
东北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林学 |
复旦大学 |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
同济大学 |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
上海交通大学 |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
华东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东华大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学 | 水产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药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统计学 |
上海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上海大学 | 机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学 |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苏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东南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南京邮电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河海大学 |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江南大学 |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南京林业大学 | 林业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科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中药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学 |
浙江大学 |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
中国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安徽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
厦门大学 |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
福州大学 | 化学(自定) |
南昌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山东大学 | 数学、化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科学、水产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郑州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
河南大学 | 生物学 |
武汉大学 |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中农业大学 |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
华中师范大学 |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学(自定) |
湖南大学 | 化学、机械工程 |
中南大学 |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湖南师范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
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地矿油北京校区、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军校 | |
中山大学 |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学 | 药学(自定)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 |
海南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广西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学 |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
重庆大学 |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学 | 地质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作物学(自定)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西南大学 | 生物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贵州大学 | 植物保护(自定) |
云南大学 | 民族学、生态学 |
西藏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西北大学 | 地质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长安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
兰州大学 |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
青海大学 | 生态学(自定) |
宁夏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新疆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
石河子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宁波大学 | 力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防科技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第二军医大学 | 基础医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临床医学(自定) |
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4、名单排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为准。
整体来说,中国高校从隶属关系上讲,分为两大类: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指由中国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这些高校由教育部直属管理,是为了发挥这些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垂范作用。因此,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师资力量、办学能力、经费支持、国际交流合作等等方面的优势是要大于一般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名单(从23所到76所经历7次扩容)
教育部直属高校(76所) | |||
所在地 | 大学名 | 所在地 | 大学名 |
---|---|---|---|
北京市 | 北京大学 | 上海市 | 上海财经大学 |
( 25 所 ) | 中国人民大学 | 江苏省 ( 7 所 ) | 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东南大学 |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
北京化工大学 | 河海大学 | ||
北京师范大学 | 江南大学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
北京言语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
北京交通大学 | 安徽省( 1 所 ) | 合肥工业大学 | |
北京邮电大学 | 浙江省( 1 所 ) | 浙江大学 | |
中国农业大学 | 福建省( 1 所 ) | 厦门大学 | |
北京林业大学 | 山东省( 3 所 ) | 山东大学 |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中国政法大学 | 湖北省( 7 所 ) | 武汉大学 | |
中央音乐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中央戏剧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中央美术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
対外经济贸易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湖南省 ( 2 所 ) | 中南大学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湖南大学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广东省 ( 2 所 ) | 中山大学 | |
国际关系学院 | |||
天津市 ( 2 所 ) | 南开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
天津大学 | 四川省 ( 4所 ) | 四川大学 | |
辽宁省 ( 2 所 ) | 大连理工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
东北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
吉林省( 2 所 ) | 吉林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东北师范大学 | 重庆市 ( 2 所 ) | 重庆大学 | |
黒龙江省( 1 所 ) | 东北林业大学 | 西南大学 | |
上海市 ( 8 所 ) | 复旦大学 | 陕西省 ( 5 所 |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同济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
华东理工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东华大学 | 长安大学 | ||
华东师范大学 | 甘肃省( 1 所 ) | 兰州大学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来源:嘻嘻网大学名单 |
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布(76所),北京应该为25所
序号 | 学校名称 | 所属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3 | 清华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5 | 北京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6 | 北京化工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7 | 北京邮电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8 | 中国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9 | 北京林业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0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1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3 | 北京语言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4 | 中国传媒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5 | 中央财经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7 | 中央音乐学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8 | 中央美术学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19 | 中央戏剧学院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0 | 中国政法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1 | 华北电力大学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 |
25 | 南开大学 | 教育部 | 天津市 | 本科 |
26 | 天津大学 | 教育部 | 天津市 | 本科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大连市 | 本科 |
28 | 东北大学 | 教育部 | 沈阳市 | 本科 |
29 | 吉林大学 | 教育部 | 长春市 | 本科 |
30 | 东北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长春市 | 本科 |
31 | 东北林业大学 | 教育部 | 哈尔滨市 | 本科 |
32 | 复旦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3 | 同济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4 | 上海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5 | 华东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6 | 东华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7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8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39 | 上海财经大学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 |
40 | 南京大学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 |
41 | 东南大学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 |
42 | 中国矿业大学 | 教育部 | 徐州市 | 本科 |
43 | 河海大学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 |
44 | 江南大学 | 教育部 | 无锡市 | 本科 |
45 | 南京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 |
46 | 中国药科大学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 |
47 | 浙江大学 | 教育部 | 杭州市 | 本科 |
48 | 合肥工业大学 | 教育部 | 合肥市 | 本科 |
49 | 厦门大学 | 教育部 | 厦门市 | 本科 |
50 | 山东大学 | 教育部 | 济南市 | 本科 |
51 | 中国海洋大学 | 教育部 | 青岛市 | 本科 |
5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教育部 | 青岛市 | 本科 |
53 | 武汉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4 | 华中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6 | 武汉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7 | 华中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8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59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本科 |
60 | 湖南大学 | 教育部 | 长沙市 | 本科 |
61 | 中南大学 | 教育部 | 长沙市 | 本科 |
62 | 中山大学 | 教育部 | 广州市 | 本科 |
63 | 华南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广州市 | 本科 |
64 | 重庆大学 | 教育部 | 重庆市 | 本科 |
65 | 西南大学 | 教育部 | 重庆市 | 本科 |
66 | 四川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67 | 西南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68 | 电子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69 | 西南财经大学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 |
70 | 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西安市 | 本科 |
7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西安市 | 本科 |
72 | 长安大学 | 教育部 | 西安市 | 本科 |
7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咸阳市 | 本科 |
74 | 陕西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西安市 | 本科 |
75 | 兰州大学 | 教育部 | 兰州市 | 本科 |
76 | 国际关系学院 | 教育部 | 北京 | 本科 |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都是“211工程”高校吗?
不完全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四所大学并非“211工程”高校,分别是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四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而且都在其特色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可谓是专业领域内的清华北大。
那是不是所有“985工程”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呢?
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当然不能涵盖所有“211工程”高校,那是不是所有“985工程”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呢?
当然也并不是,“985工程”高校中有七所并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所隶属于工信部。中央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隶属于中央军事委员会。尽管以上七所“985工程”高校不隶属于教育部,但是其他部委的经费投入同样十分充足,发展势头也是很好。
教育部直属76所高校官方网址(点击名称即可进入)
部委直属院校在我国的高校体系中是一批非常特殊的存在,不同于现行体制下重点高校大多隶属于教育部,2000年之前的高等院校大多隶属于中央部委,这也是我国的高校发展史上有过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根据国办发〔2000〕11号文件《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实施意见》,除教育部(中国教育部直属76所高校)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中央部属高校原有225所,现仅剩119所。回顾老部委隶属重点院校变更的过程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
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
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
北京市(2所):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陕西省(1所):西北工业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6所)
北京市(1所):中央民族大学
湖北省(1所):中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1所):西南民族大学
甘肃省(1所):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区(1所):北方民族大学
辽宁省(1所):大连民族学院
公安部直属高等学校(5所)
北京市(1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辽宁省(1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河北省(1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河南省(1所):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省(1所):公安海警学院
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中国科学院直属高等学校(1所) 安徽省(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交通运输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 辽宁省(1所):大连海事大学
外交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外交学院
司法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体育大学
卫生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华妇女联合会直属高等学校(1所)北京市(1所):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高等学校(3所)
天津市(1所):中国民航大学
四川省(1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广东省(1所):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地震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防灾科技学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河北省(1所):华北科技学院
中国海关总署直属高等学校(1所)上海市(1所):上海海关学院
国家林业局直属高等学校(1所)江苏省(1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总装备部直属高等学校(1所)湖南省(1所):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属高等学校(5所):塔里木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重点大学(key university)是指中国大陆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重点大学”有88所,“211工程高校”112所(考虑到分校办学实际为116所),“985工程院校”39所,“双一流大学”42所都可以被称为“重点大学”。现代意义上的重点大学包括入选上述几大中国政府国家层面高校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以及未被纳入几大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原全国重点大学,目前中国国家性的重点大学有100所左右。此外,还有省、直辖市政府确立的省属重点大学、市属重点大学,如北京市有8所市重点建设高校。
全国重点大学: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确定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共计64所;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中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大学,并再增加2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最终确定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90年代全国高校体制改革后,这一名称不再被官方所使用。全国重点大学也不一定是211工程院校。原来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北京语言大学等15所院校由于一些原因等没有纳入国家“211工程”计划,仅存“全国重点大学”之名。
1995年-2008年间中央政府先后确定112所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而且各自互不隶属,实际“211工程”高校为116所。嘻嘻网整理编辑。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39所大学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院校是“重中之重”。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大学)。双一流“("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
全国重点大学
1953年1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
1954年6所:1954年10月5日,中央《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指定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5、北京农业大学(已并入中国农业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9年20所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
后增加四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即“西军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1960年64所
1960年10月22日,中央决定在原来20所(16+4)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再增加44所重点大学:
1、文理(苏联式综合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
2、工科: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3、专门性大学:同济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武汉水电学院(与武汉大学合并)、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1963年3所
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
至此,全国重点高校共68所。
1978年88所
1978年,国务院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院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一、综合大学
双重领导,教育部为主(11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
省领导(5所):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
二、理工科院校
双重领导,教育部为主(12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广东化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化工学院、浙江大学。
双重领导,科学院为主(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双重领导,国防科委为主(1所):长沙工学院*。
双重领导,三机部为主(3所):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双重领导,四机部为主(2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双重领导,五机部为主(2所):北京工业学院、华东工程学院*。
双重领导,六机部为主(2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双重领导,八机总局为主(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双重领导,国家建委为主(1所):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双重领导,冶金部为主(3所):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中南矿冶学院。
双重领导,水电部为主(3所):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北电力学院*。
双重领导,石化部为主(3所):华东石油学院、北京化工学院。
大庆油田党委领导(1所):大庆石油学院*。
双重领导,煤炭部为主(2所):四川矿业学院、阜新煤矿学院*。
双重领导,一机部为主(5所):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湖南大学*、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双重领导,交通部为主(1所):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
双重领导,铁道部为主(2所):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双重领导,纺织部为主(1所):上海纺织工学院。
双重领导,轻工部为主(1所):西北轻工业学院*。
双重领导,建材总局为主(1所):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双重领导,地质总局为主(2所):武汉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
双重领导,邮电部为主(1所):北京邮电学院。
双重领导,农林部为主(1所):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双重领导,中央气象局为主(1所):南京气象学院*。
双重领导,测绘总局为主(1所):武汉测绘学院*。
双重领导,国家海洋局为主(1所):山东海洋学院。
三、师范院校
双重领导,教育部为主(2所):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四、农林院校
双重领导,农林部为主(1所):华北农业大学
双重领导,林业总局为主(1所):云南林学院
省领导(2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大寨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
五、医药院校
卫生部直属(1所):北京中医学院
双重领导,卫生部为主(4所):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四川医学院*。
六、外语院校
外交部直属(1所):北京外国语学院。
双重领导,教育部为主(1所):上海外国语学院。
七、政法财经院校
双重领导,最高人民法院为主(1所):西南政法学院*。
双重领导,外贸部为主(1所):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八、艺术院校
文化部直属(1所):中央音乐学院。
九、体育院校
双重领导,国家体委为主(1所):北京体育学院。
十、民族院校
双重领导,中央主管民族工作部门为主(1所):中央民族学院*。
*为新增28所全国重点大学。
随着大学扩招,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全国各地更是不断传出筹建新大学的规划与方案,那么我国现在共有多少大学呢?十年来新增了多少大学?
十年间,高校数量稳步增长
根据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相较2012年的2442所,增加了571所,高校数量逐年平稳增长。
从办学层次上来看,目前我国本、专科院校数量相对均衡,专科院校数量大于本科院校,且随着高职扩招的进行,差距有加大的趋势。
在本科层次的高校中,2022年共有1270所,相较2012年的1145所,增加了125所。
在高职(专科)学校中,2022年全国共有1489所,比2012年的1297所增加了192所。
十年,独立学院数量减少近半
在高校数量增加的同时,我国独立学院的数量在逐年下降。民办高校的数量则在经历平稳增长之后,在2021年开始下降。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有164所,占全部本科高校数量(1270所)的12.91%。而在2012年独立学院还有303所,在当年的本科高校中占比26.46%,十年间,独立学院减少了近一半。
这也意味着,十年间,我国独立学院已经完成转设了139所。
在民办高校的数量上,2012年,全国民办高校共有70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为28.95%。此后,民办高校数量平稳增长,在2020年达到771所,是近年来民办高校数量的顶峰。2021年,全国民办高校开始下降,共有764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37%。
十年来,民办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
根据统计数据,近两年超百所独立学院完成转设,尤其是2021年,是独立学院转设高峰期,一年间就有77所独立学院转设。
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大批转设,是民办高校数量在2021年开始下降的重要原因。
哪里新增高校最多?四川!
着力扩大高校数量、推动高校提质增优,一直是各省市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筹建新大学的动态不断。
十年间,普通高校数量增长最多的省是哪里?是四川省!该省2022年高校数量(134所)比十年前增加了48所。
除四川外,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广东(40所)、江苏(39所)、河南(36所)、以及湖北(34所)。贵州省的高校数量增长幅度最大,2022年(75所)与十年前相比增加了31所,涨幅为70%。
在新增本科院校数量方面,江苏新增本科高校最多,十年间,从2012年的46所增长到2022年的78所,新增达32所。湖北增加了28所本科,紧随其后。
其他新增本科院校数量较多的省份有:广东、浙江分别增加27所,河北新增24所,山东新增21所。
高校总量与实际需求已达到基本平衡
近两年来,各个省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城市,不断传出筹建高校的消息或有最新建设动态,如深圳理工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等,还有部分特色大学,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康复大学、空天信息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
随着筹建、新建大学的报道频繁传出,不少人发表“大学已经太多了”之类的言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这个数字来看,目前中国高等学校的总量与实际需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基本的平衡。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让全国至少50%的省市,都太缺“好大学”。高考人数破百万,省内却只有2所“双一流”高校;地处“京津冀”这样的优异的区位环境,全省却只有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样的“好大学”稀缺省份需要用新建大学、新建高水平大学,来改变高教资源贫瘠的现状,提升本地的高等教育水平。